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

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

概述:本病又称Louis-Bar综合征。是以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、眼与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为特征的少见病。两性均可发病。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基因突变位于染色体的11q22-23。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,毛细血管扩张,反复呼吸道感染。依据临床特点进行诊断,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两性均可发病,患儿出生时正常,多在2~3年以后发病。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。

病因

病因: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患者有胸腺发育不良,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基因突变位于染色体的11q22-23,即负责编码蛋白激酶的ATM基因突变导致发病,同时胸腺和淋巴结发育不良,致使辅助T细胞缺乏而影响免疫功能,患者血清内缺少IgA、IgE,而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水平却持续升高,最后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和30%~40%患者发生淋巴网状系统或其他恶性肿瘤而死亡。
    病理: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。尸体解剖中最明显的发现是小脑皮质及其深部Purkinje细胞、颗粒细胞(granular cell)和篮状(basket)细胞萎缩或消失。部分病例小脑软脑膜静脉扩张。脊髓后索及脊髓神经节细胞脱髓鞘。肺部有慢性感染、纤维化和细静脉扩张。常见胸腺发育不全或缺乏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患儿生后1年内大多正常,1岁后出现症状。主要有下述3个特点:小脑进行性退变导致运动共济失调,呈舞蹈样手足徐动症。眼球震颤,眼运动假性麻痹。步态不稳,肢体感觉丧失和远端肌肉萎缩,患儿开始走路时表现明显。3~6岁时,皮肤和眼结膜出现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,5~6岁时或青春期更明显,常见于眼结膜、巩膜、外耳、颈、面颊部、肘窝、腋窝及其他部位,出现假面具样面容。对细菌和病毒明显易感,经常反复发生鼻窦炎和肺炎,常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,主要由细菌性感染所致。生长迟缓,智力低下。至20~30岁时,常因慢性呼吸道感染或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而死亡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者可并发凝视性眼球震颤、斜视、眼球运动困难、假面具貌、言语不清、智力低下等。反复呼吸道感染者易患B细胞型淋巴瘤、白血病、乳腺癌及一些内分泌疾病,至20~30岁时常因慢性感染和肿瘤而死亡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无一致性实验室发现。一般血沉增快,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减少,淋巴细胞对PHA无反应,皮肤对DNCB无反应。约80%的患者血清IgA缺乏,75%患者缺少IgE,50%IgG水平降低,甲胎蛋白水平几乎都升高,一部分患者癌胚抗原水平升高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CT检查也有助于脑部病变的诊断。

诊断

诊断:主要依据临床特点进行诊断,即小脑共济失调表现、毛细血管扩张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等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应与B细胞型淋巴瘤、白血病、乳腺癌及一些内分泌疾病相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主要对症治疗,如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,注射转移因子和胸腺素以及口服左旋咪唑等,还可试用骨髓移植治疗。对呼吸系统感染可给予有效的抗生素予以控制;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对预防感染有益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选用胸腺素、转移因子等药物,但效果不肯定。有报告左旋咪唑可以提高本病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。骨髓移植、胸腺移植尚属试验阶段。
    地西泮(安定)可减轻不自主运动,吩噻嗪类药物能缓解舞蹈样动作。中晚期患者可服用维生素E治疗。

预后

预后:常因慢性呼吸道感染或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于30岁前死亡。

预防

预防:加强护理和营养,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。预防感染,应注意隔离,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